【腳腳故事連載】
由於太多私訊詢問「是因為我扁平足所以走路會痛嗎?」
通通都歸因於扁平足,扁平足這個詞也很冤枉
有時候扁平足是果不是因
有時候扁平足是因不是果
遇到扁平足就聯想要穿鞋墊不是萬用解法
就好比只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,不是解決問題
也由於腳踝骨頭太多,畫到快崩潰
於是就以連載方式呈現啦
希望可以週更
***
今天,關於腳踝,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
就是扁平足這個詞,是一個靜態的詞彙
是形容一個足弓往下靠近地板的狀態,類似「旋前足」
如果要用靜態的詞,去解釋動作中問題的因果
並不是非常恰當
扁平足就只是一個線索,代表如果我們要找到疼痛的原因,會有一拖拉庫的動作會需要分析
步態中腳踝是在旋前與旋後兩者互相切換
兩者分別都在步態的某一段時間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
我們用裝著石頭的網子來比喻:
當網子束緊,石頭擠在一起,就像足踝內的關節們互相卡住。很適合當作足部推進時,出力肌肉的作用槓桿
當網子鬆散,石頭不再卡住,也就是容許足踝內的關節們可以互相活動。很適合足部踏在地面上,尤其是凹凸不平的地面,用來擴張底面積並適應各種不同的地面。
如果步態中該旋前的時候沒有旋前
或步態中該旋後時沒有旋後
或太快進入旋前階段,而且停在這個階段太久
等等等
都會讓走路功能出問題
上述都是「Timing」的問題
Timing, Timing, Timing
當這樣的問題久了,可能腳踝就真的會產生一些結構變化。當這個時候我們去觀察腳踝,可能就真的會看到扁平足了。接下來,這個異常結構當然可能會產生更多問題。
所以面對「扁平足」,正面想一想,反面想一想,處理方式才不會也扁平掉唷